軟體工具
回顧生物多樣性資訊使用之軟體工具 |
在課程活動中,我們將示範如何使用不同軟體工具(如:與資料數位化、資料品質或轉換相關)來工作。這些軟體或許你也曾經在日常工作中使用過。
為此,社群訓練者、指導者、與先前的課程參加者已先整理出一份清單,其中包含了生物多樣性資訊軟體工具的相關資訊,如:主網站連結、關鍵事實、及優缺點的整理。
Download Software-database-EN.xlsx. (23 KB)
當分析你不曾使用過的生物多樣性資訊軟體時,你需要根據你的目的來選擇、使用它。下述清單中列出了不同的評估面向,以供評估開始時的參考。這些面向是受到GBIF手冊 “Initiating a Digitisation Project” 中「characteristics of a good database solution」一章啟發而列出的,如以下:
-
價格:最重要的決定因素之一。除了軟體授權費用外,還需考慮運行的硬體、維護、升級、和使用時的專業知識。
-
功能性:你得先對「要軟體能達成什麼」的期待十分清楚,藉以確保它能有效地達成目標。不要分心在附加功能上,它們可能會讓軟體不必要地變得更加複雜。
-
穩定性: 有些解方已經在市面上好一陣子,且被實體的機構、公司支援,它們更可能是沒有bug、或擁有良好的系統來解決任何出現的問題。它們也更有可能更新並移植到更現代的作業系統上。
-
可擴展性: 有些軟體在剛開箱展示時表現良好,但一段時間後、或使用大量資料時、或同時多人存取時的表現卻會下降。請參考網上其他使用者的意見。
-
整合性:請確保軟體能讀取你使用的資料格式,且也能生產出你需要的格式。資料轉換可是件耗時的工作。
-
語言支援:讓每個軟體使用者都能理解它的介面、且也都了解可能會使用到的檔案,這點十分重要。
-
文檔與技術支援: 確保探索完既有的文檔與技術支援機制,你將確定在某刻你會需要它們。
-
學習曲線:有些軟體可能需要特別的訓練來學習如何使用,但有些則更加直覺性、且能在使用中學會操作(透過內建的幫助系統)。